以法治呵护民营经济的信心、恒心|澎湃社论
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稳稳的法治保障,就是对企业和企业家最好的保护,最好的支持。
”
2月19日,工人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悦庄工业园一新材料企业的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 图
备受瞩目的民营经济立法有了新进展。记者21日从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召开的立法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立法进程将加快推进。
新年伊始,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从六个方面采取更多务实举措,努力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排在首位的就是,“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春节开工后不久,相关部门立即召开立法座谈会,这种高效推进之势,本身就传递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积极信号。
众所周知,民营经济之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56789”的贡献(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重要性无需赘言。也因此,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政策并不少。
但是,专门制定稳定性和位阶更高的法律,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以法律形式稳固好,从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好,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营造健全的法治保障,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
特别是在当前,受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民营经济发展遭遇一定挑战,信心和预期都受到冲击。制定专门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让民企和企业家增信心、稳预期,正当其时、恰逢其势。立法进程的加快,也直接凸显了立法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立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还有一层现实意义。过去一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不正确议论、言论,使一些企业家心存忧虑。立法,是对这类不正确议论、言论和似是而非的社会思潮的最有力驳斥,有利于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营造正确认识、充分尊重、积极关心民营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也是向全社会宣告,支持和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绝不是权宜之计。
从立法方向看,民营经济促进法主要是聚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执法公正司法、中小企业账款拖欠治理等民营企业核心关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稳定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这些方向,瞄准的正是民营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的一些“堵点”“痛点”。
如依法保护企业产业和企业家权益等问题,过去虽然一再重申,但现实中依然存在着政策刚性不强,各个系统协调性不足等问题。一些争议性涉企案件的处理,影响到社会对于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的信心;企业产业和企业家权益的保障,还存在着一些模糊地带,为不当行政干预和侵犯企业家权益的行为留下了“暗门”,削弱了民营经济发展的预期。而专门立法,有望显著改变这些状况。
当然,立法要快,更要确保质量。这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开门纳言、汇集众智,广泛听取意见,遵守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效,凝聚各方共识和力量,制定一部务实、管用、操作性强的法律,可谓切中关键。立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就应该多聆听来自市场和企业主体的诉求和心声。
“有恒产者有恒心”。让恒产者有恒心,唯有良法善治。加快立法进程,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稳稳的法治保障,就是对企业和企业家最好的保护,最好的支持。
编辑|甘琼芳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